《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年鑒》編制辦公室
聯系人:王云龍
座 機:010-88110355
手 機:13691117911(微信同號)
郵 箱:chinaev863@126.com
手機網站
微信網站
【技術成果】上海馨聯動力系統有限公司SHS功率分流混動變速箱技術

?
上海馨聯SHS(Synergy Hybrid System)混動系統取消了換擋元件、液壓控制單元等容易發生故障的零部件,依靠電機控制實現發動機工作區間優化以及整車無級變速。該混動系統傳動部分只含有齒軸,因此具有高可靠性高壽命的特點。在與客戶溝通中發現,目前國內專用的混動發動機還都在研發或籌劃過程中,基于目前的發動機性能很難直接達到豐田混動車的油耗水平,為了實現較高的駕駛感受,在電機匹配時會適當增加電機扭矩提高整車動力性。
SHS混動方案采用的行星排機構具備與典型行星排機構相同的轉速和扭矩特性,通過行星輪與太陽輪的速比設計能夠得到期望的行星排元件的轉速關系。
?
SHS功率分流混動變速箱技術工作原理
對于HEV車輛而言,純電動只用于低速輕載工況,采用主驅電機(TM)單獨驅動即可。對于PHEV或增程式電動汽車應用時,在發動機輸入軸上增加單向離合器(OWC)實現雙電機同時驅動,能夠為整車提供更高的加速性能和系統效率。雙電機同時驅動可以避免主驅電機扭矩功率過大,能夠降低產品成本。
在混動模式時,采用發電機(ISG)啟動發動機,整車以動力分流模式行駛。通過電機控制實現發動機最大程度地與行駛工況解耦,讓發動機能夠工作在低油耗區間,這降低了混動系統對發動機性能的依賴性。
?
產品開發驗證
采用在售吉利帝豪PHEV車型改制混動樣車,直接替換原車變速箱,開發全新的控制軟件,樣車性能已經得到多家主機廠認可。先后試駕過樣車的汽車公司包括上汽、吉利、廣汽、奇瑞、北汽、江淮、東風、五菱、觀致等,已經簽訂的樣車開發項目3項,目前與多家主機廠和變速器公司的合作及合資項目都在洽談中。
系列化前驅產品開發
在新一代產品開發中,將采用高度集成的方式,將電機控制器集成在混動箱殼體上,通用變速箱殼體,實現成本最優化。
在系列化產品開發時,只通過改變電機配置來滿足不同級別車型搭載,關鍵零部件實現通用化。目前電機采用天科電動產品(上海馨聯的子公司),電機選用已經批產的OD220系列電機,只需要根據扭矩需求改變電機鐵芯長度即可。
目前公司產品覆蓋各級別乘用車搭載,對于A級轎車配置的混動變速箱成本已經接近傳統DCT價格。
同一款混動箱可以用于HEV和PHEV搭載使用,滿足車企不同的使用需求。目前市場上增程電動系統較多地采用串聯模式,驅動電機要實現整車所有的性能要求,一般要求扭矩和功率較大。馨聯SHS在增程應用時能夠實現雙電機驅動,主驅電機的節能成本足以覆蓋行星排的成本增加,并且具有更好的產品性能,及時在電量不足時以功率分流模式行駛,也具有很好的燃油經濟性。
后驅混動產品開發
SHS混動方案同時能夠應用于中置后驅車輛搭載,只需要通過電機布置調整即可,行星排機構及電機都可以實現與前驅方案通用。目前國內后驅自動變速箱資源比較缺乏,一些價位較低的皮卡車都采用了ZF的8AT。后驅混動箱的市場需求逐漸增大,后驅MPV、物流車、皮卡都將面臨混動化,SHS后驅混動方案已經在和車企進行合作,兩驅版的房車和四驅版越野車項目年底完成樣車。
對于重卡車輛應用時SHS方案優勢更加明顯,通過集成2AMT或4AMT模塊可以降低驅動電機扭矩。行星排元件都是常見外齒輪,加工制造容易。相比之下,采用典型行星排的混動方案,大尺寸的內齒圈加工制造極為困難,外徑超高200mm的內齒圈加工成本就非常高了。
SHS混動方案總計
1、方案已經完成驗證,樣車性能得到車企認可
解決行駛中啟動發動機問題,滿足平順性要求;
產線開始制作,年底實現調試,能夠快速批量生產;
目前與多家車企合作,年內完成3-4款HEV-Mule車交付并實測油耗。
2、低成本,高可靠性,易于生產制造
機械機構簡單,零件數量少,無換擋離合器,無液壓系統;采用無內齒圈行星齒輪機構,加工容易。
3、平臺化應用,系列化產品開發
可用于強混HEV系統、插電混動系統及增程式電動系統;通過電機匹配實現系列化產品開發。
4、自主產權
該混動方案具有完全的自主產權,避開豐田混動專利。
?
眾所周知,ADIGO 3.0是一個_____系統

廣汽新能源開發的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包含智駕、泊車兩個部分。其中智駕系統的硬件部分包含三重感知系統,三重感知具體指的是高清晰度攝像頭的視覺感知、探測距離更遠的毫米波雷達感知與高精度地圖的車道級定位感知。
?
?
?
視覺感知:通過分析攝像頭在可見光區域捕獲的圖像信息,提取目標的形狀、顏色、類型及運動狀態信息,可獲取信息維度較豐富,其作用類似于人類的眼睛。目前埃安V搭載的智能攝像頭是博世最新一代攝像頭,相較于上一代攝像頭增加了2D/3D物體識別,視覺算法芯片算力達到了3000 DMIPS,能夠實現多目標的鎖定與更精確的車道識別。
雷達感知:一種無線感知技術,通過分析接收到的目標回波特性,提取并發現目標的位置、形狀、運動特性和運動軌跡,并且可以進一步推斷目標和環境的特征。其作用類似于人類的耳朵。選裝ADiGO 3.0的埃安LX 、埃安V車型全車搭載5個毫米波雷達,這5個毫米波雷達是博世全球最先量產的第五代雷達,相較于僅搭載一個博世第四代毫米波雷達的特斯拉來說,探測距離增加50m、探測角度增加15°,能夠更早的探測到更遠的更廣角的障礙物,提前進行減速與路徑規劃。
?
定位感知:通過提前對特定路段進行地圖采集與記錄,對周邊環境有補充的定位功能,同時高精度地圖包含對應路段的限速等信息。其作用類似于人類的先驗知識。埃安 V是全球首家搭載高精度地圖的車型。定位模塊里面存儲了全國32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地圖數據結合攝像頭探測到的車道線、GPS信號、RTK差分定位、IMU慣導芯片共同輸出縱向1m、橫向20cm的定位精度,保證了車輛在開啟L3功能時的車道級定位。后續每季度持續更新的全國高精度地圖數據,通過OTA升級,能夠保證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的持續精準定位。
?
?
?
?
ADiGO 3.0之所以能夠實現駕駛員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長時間脫手脫腳,緩解駕駛疲勞(特別是長途駕駛過程中的疲勞),有賴于以上全球唯一的三重感知系統的后臺支撐。
?
?
?
?
除了全球首發三重感知系統,為保證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運行,我們首創自動駕駛+HOD方向盤+DMS駕駛員狀態監測系統的安全套裝,通過方向盤內部的電容傳感器和DMS攝像頭檢測駕駛員的眼球注意力方向,保證駕駛員的注意力時刻專注,和隨時進行接管。
?
?
因此,無論是感知系統的復雜度上,以及駕駛中能夠脫手(法規允許前提下),還是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開啟時的安全性上,我們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在行業內都是遙遙領先的。
?
另外基于量產前、量產后的持續道路測試,與軟件性能不斷提升,廣汽新能源基于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已經完成了超過15萬公里的全國道路測試,其中重點測試了首次開放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的廣深地區,計劃今年內完成全國重點城市的路試和功能開放,全國的功能開放也將逐步進行。
?
兩秒時代,為什么由兩擋雙電機“四合一”集成電驅開啟

?
?
?
Q1: 高性能集成電驅為什么需要兩擋?
A1:電動車普遍使用的單級變速箱,使車輛始終在一擋上行駛,完成從起步到最高時速的行駛。這相當于開一輛燃油車,用一擋起步后不換擋,加速能力被大幅削弱,而且更加耗油。而兩擋雙電機“四合一”集成電驅通過雙電機配合兩個擋位形成多種運行模式,讓車輛電機始終在最高效區間運行,完美兼具了動力性與經濟性。
?
?
?
Q2: 為什么不是單電機,雙電機有什么好處?
A2:每個電機都具有特定的高效率扭矩、轉速輸出區間,雙電機通過不同的運行模式組合可以拓寬高效率扭矩、轉速輸出區間,從而起到1+1>2的效果。就像武俠小說里面聶風擅長“風神腿”,而步驚云擅長“排云掌”?!帮L云合璧”不僅可以分別強化腿、掌進攻,還可以掌、腿并用,大幅提升輸出能力,雄霸天下。另外,雙電機還可以解決換擋動力中斷問題以及降低高性能、高轉速電驅總成設計制造難度大。
Q3: 單電機單擋、雙電機一擋、雙電機兩擋驅動模式有什么區別?
A3:同的驅動模式對應不同的駕駛場景。就拿騎自行車來做比喻,單電機單擋模式就像是一個人騎一輛休閑自行車,足以應對大部分城市道路。而如果是需要超車或者爬坡,那就得來輛雙人自行車,兩個人同時出力輕松完成超車或者爬坡,這就是雙電機一擋模式。而遇到高速行駛等情況,不僅需要兩個人同時出力,還得將雙人自行車變成具有高檔位的專業自行車才能既省力又安全,而此時就正是雙電機兩擋模式。你聽懂了嗎?只有實現三種模式融會貫通,才能讓車子實現動力性與經濟性的平衡。
?
?
?
Q4: 四合一”集成電驅相對于其它電驅有什么不一樣嗎?
A4:現階段,主流的電驅動形式有兩類,其一為單擋變速箱+單/雙電機的組合,絕大多數車型是采用單速變速箱+單電機的匹配。電驅起步表現要強于2.0T以下的燃油渦輪增壓發動機。但中高速動力偏弱,這樣的組合最大特色就是穩定且成本較低,多用于城市代步車型。因此,若想要達到高性能表現,就需要搭載功率更強大的電機,或采用前后雙電機,以及大容量電池和高承載扭矩的變速箱,其結果會加重對電池的依賴,不僅會犧牲續航優勢,而且很難在動力性和經濟性之間做到很好的平衡。
其二為兩擋變速箱+單電機的組合,為部分純電超跑車型應用,為了追求極致的性能,除了采用構建更為復雜的散熱系統組合外,在車輛前軸配備傳統單速變速箱,后軸增加了兩擋變速箱。這項技術的好處在于兼顧了動力性和經濟性。但這樣做的不足也很明顯:結構復雜,散熱難度大,續航短,成本過高,并非成熟可靠的體系。
“四合一”集成電驅由雙電機、控制器和兩擋減速器深度集成,雙電機配合兩個擋位形成單電機單檔、雙電機一檔、雙電機兩擋多種驅動模式,包含了以上主流驅動形式的所有運行模式,具有更大的動力輸出及更寬的高效率運轉區間,從而兼具動力性與經濟性,降低了換擋結構的復雜性,提升了換擋結構的可靠性和平順性。
Q5: 廣汽新能源為什么要研發“四合一”集成電驅系統?
A5:自成立以來,廣汽新能源就始終致力于以前瞻的科技,打造具備極致性能的電動車,做全球最好的車,為用戶帶來更多先人一步的科技體驗。具體到純電動力系統的研發應用上,廣汽新能源致力于推進系統集成化,實現小型化、輕量化的產品迭代。而“四合一”集成電驅在“三合一”電驅基礎上實現再次升級,讓功率提升13%的同時,體積減小30%,重量減輕25%,實現340KW強勁動力,匹配前驅搭載在埃安LX四驅車上,百公里加速達到2秒區間,帶來火箭級彈射加速體驗。
?
?
?
Q6: 什么時候才能體驗到“四合一”集成電驅車型?
A6:“四合一”集成電驅經過3年研發,取得70余項發明及應用專利,目前已經裝載在埃安LX車型上進行測試,相信大家很快將會體驗到埃安LX 2秒時代帶來的加速體驗。
?
?
?
所以,你get到這項兩擋雙電機“四合一”集成電驅的厲害之處了嗎?“四合一”集成電驅誕生,標志著廣汽埃安動力跨入全新階段,讓埃安系列車型邁進百公里加速兩秒時代。
?
全球首款5G車埃安V 開啟萬物互聯時代

?
?
?
5G技術的推出將顛覆汽車行業,首款5G汽車已經箭在弦上。今年廣汽新能源將在埃安V車型上,配備廣汽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集成5G+C-V2X車載智能通訊系統,這款全球首款5G車將在今年6月上市。擁有5G的支持,過去4G車需要2-3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大安裝包OTA升級,在車載5G上只需要幾分鐘。
?
?
?
5G實現萬物互聯,打造移動智能終端埃安V
?
大家常提到的“萬物互聯”也將在埃安V上得以實現,即V2X(Vehicle to X),所有搭載5G通訊模塊的車和其他智能終端都可實現互聯。5G車聯網的作用將超越傳統汽車的娛樂和輔助功能,首先是V2V(Vehicle to Vehicle),具備車載通訊模塊的5G車可實時交流,埃安V可以與埃安V對話,這將是道路安全和汽車革新的關鍵推動力驅動汽車變革的關鍵一步——自動駕駛、車輛生命周期維護、智能交通系統等都通過安全、可靠、低延時的5G連接,實現100%安全自主決策。進入V2X階段, 埃安V將成為一個移動智能終端,可與智能家居、手機、網絡系統互聯,讓出門在外的用戶也能做到如身處家里一樣,對家里所有情況都了如指掌,徹底變革傳統汽車的定義。
?
?
?
廣汽新能源能在5G車載應用上再次“先人一步”,絕非偶然。
?
2013
廣汽集團推出全國首款TBox,累計裝機量超過百萬。
?
2014-2016
廣汽集團已作為國內首批車企參與到行業V2X標準討論及規劃之中,并完成了國內第一份V2X行業標準制定。
?
2017
廣汽集團啟動5G與V2X技術的開發。
?
2018
V2X天線開始適配,前后經歷10余輪次的暗室測試取得成功。期間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點,如5G和V2X屬于高頻信號需長時間調試磨合。
?
2019
5G元年,廣汽成為首批實現“跨芯片模組、跨終端、跨整車、跨安全平臺‘C-V2X’四跨”以及實現與上海、重慶等地基礎設施通訊的車企。
?
?
?
全球首款5G車 極致科技實力領跑下一代
?
進入2020年,全球首款5G車埃安V搭載廣汽自主開發5G+C-V2X車載智能通訊系統,配備華為最新一代5G車載模組MH5000(巴龍5000 5G芯片),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首款5G車”。隨著5G的加入,汽車的本質將真正發生轉變——從代步工具逐步轉變為繼手機之后的又一個智能移動終端。6月即將上市的全球首款5G車埃安V將以極致的科技實力,詮釋5G時代“下一代智能車”該有的樣子,為消費者帶來“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也將助力我國在5G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方面進一步領跑全球。
?
再“刺”彈匣電池,廣汽埃安刷新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新高度

?
?
?
最嚴苛國標針刺試驗,鑒證最高安全磷酸鐵鋰電池
?
此前,為了驗證“彈匣電池”的安全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國家電池安全標準起草人之一劉仕強博士帶領團隊,對搭載了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的三元鋰電池整包進行了針刺熱擴散試驗,實現了三元鋰電池安全性的歷史性突破。本次試驗,采用磷酸鐵鋰(普通電池)整包和磷酸鐵鋰(彈匣電池)整包進行對比測試。試驗條件同樣選擇了國標最嚴苛的試驗條件,即在8mm最粗鋼針直徑和100%SOC電量的條件下,進行針刺試驗。
?
?
?
試驗結果顯示,磷酸鐵鋰(普通電池)整包在鋼針刺入電芯觸發熱失控后,出現了電壓下降、溫度上升現象,最高溫度為329.4℃,且出現冒煙現象,持續16分鐘;而磷酸鐵鋰(彈匣電池)整包被刺后,最高溫度僅為51.1℃,靜止48小時后,單體電壓降至0V,溫度降為室溫,且無冒煙、無起火和爆炸現象,電池包狀態穩定。打開電池系統外殼,其內部結構完好。
?
?
?
從試驗結果來看,搭載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的磷酸鐵鋰整包針刺相對普通整包,不冒煙且溫度僅為51.1℃,是目前針刺熱失控實驗中表現最優的動力電池,刷新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新高度。
?
終結路線之爭,全面滿足用戶在不同出行場景下的需求
?
三元鋰在同等續航(600km)情況下,電池整包的重量能比其它磷酸鐵鋰電池減重超過100-150kg,相當于1.5-2個成年人的體重。整車的輕量化,能夠讓車輛的操控性能和加速性能得到明顯提升,適合追求駕控性能和超長續航的客戶;其次,三元鋰電池在低溫環境下的續航能力比磷酸鐵鋰電池高約10%,在冬季會實現更長的續航表現。而磷酸鐵鋰則具有4000+次的超高循環壽命,是其他三元鋰電池的兩倍,同時成本更低,適合有高頻次充電需求的客戶。因而,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兩種技術路線能滿足用戶不同的出行需求。
?
?
雖然三元鋰電池的綜合性能更強,但是磷酸鐵鋰電池熱穩定性更好,有更好的安全表現,因此過去大家一直在討論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誰才是未來?而彈匣電池的出現,解決了選三元鋰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的難題。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擁有超高耐熱穩定的電芯、超強隔熱的電池安全艙、極速降溫的速冷系統、全時管控的第五代電池管理系統等四大核心技術,可從電芯本征安全提升、被動安全強化、主動安全防控三大方面提升電池的系統安全性能。彈匣電池是目前行業唯一能同時兼顧三元鋰和磷酸鐵鋰兩大技術路線電池安全的技術。
?
?
?
彈匣電池的出現,讓不同化學體系電池都實現了安全不起火,為行業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決電池安全問題思路,終結了行業技術路線之爭,全面滿足用戶在不同出行場景下的需求。
?
?
安全永無止境,廣汽埃安持續踐行打造有AI相伴的移動出行的品牌初心,包括聯合清華大學等學術機構,為推進整個行業電池安全技術的進步貢獻廣汽埃安的力量,給用戶帶來安全的產品。
?
廣汽埃安發布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重新定義三元鋰電池安全標準

?
3月10日,廣汽埃安發布新一代動力電池安全技術——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簡稱“彈匣電池”),行業首次實現了三元鋰電池整包針刺不起火,攻克了公認的行業難題,重新定義三元鋰電池安全標準。
?
(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
?
攻克三元鋰電池安全難題,打造“不起火”的電池系統安全技術
目前,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是全球電動車行業的兩大主流電池技術路線。磷酸鐵鋰電池因為壽命更長、成本更低,在中低續航車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而三元鋰電池因為能量密度高、整車電耗低,主要在中高續航車型中應用。根據當前市場實際使用情況來看,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兩種技術路線,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并行發展。
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大家已相對認可,但三元鋰電池的安全目前仍然是行業公認的痛點和難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也都在開展電池安全技術的課題攻關,而“不起火”電池技術則是電池安全最重要、也是最難攻克的一座堡壘。
?
?
為驗證彈匣電池的安全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國家電池安全標準起草人之一劉仕強博士帶領團隊,對搭載了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的三元鋰電池整包進行了針刺熱擴散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廣汽埃安的三元鋰(彈匣電池)整包在試驗過程中熱事故信號發出5分鐘后,僅出現短暫冒煙,無起火和爆炸現象。靜置48小時后,電壓降至0V,溫度恢復至室溫。針刺后只有被刺電芯模塊熱失控,沒有蔓延到其他電芯。打開電池整包,觀察內部結構完好。這是行業首次通過三元鋰電池整包針刺不起火試驗,三元鋰電池安全性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
?
?
安全不止于“芯”,樹立電池系統安全新標桿
?
如今,電動車行業對于整車安全的共識已由單體安全轉向系統安全,提升電池整包的安全性能已成為行業的主流趨勢。
?
當前電池自燃多由于電芯出現內短路,導致溫度升高、電芯內部反應產熱最終出現熱失控,隨后蔓延到整個電池包所致。電芯安全解決的是電池本質安全,而整包安全是以系統思維解決從電芯、模組到系統的全方位安全,相比電芯安全更為重要,也更難實現。
?
廣汽埃安的彈匣電池,是一個專門提升動力電池安全性的系統性技術,它不是純粹的結構優化,也不是簡單的增加隔熱,而是從電芯本征安全提升、到被動安全強化、再到軟件主動防控的一整套安全技術,同時也是一個軟硬件一體化、具備超高防御能力的智能安全技術。
?
?
基于“防止電芯內短路,短路后防止熱失控,以及熱失控后防止熱蔓延”的設計思路,彈匣電池采用類似安全艙的設計,可有效阻隔熱失控電芯的蔓延、當偵測到電芯電壓或溫度等出現異常時,自動啟動電池速冷降溫系統為電池降溫。
?
彈匣電池具備四大核心技術:
?
一、超高耐熱穩定的電芯。電芯通過正極材料的納米級包覆及摻雜技術的應用,能有效提升熱穩定性,防止熱失控;電解液新型添加劑的應用實現了SEI膜的自修復,從而改善電芯壽命,降低電芯短路風險;高安全電解液,通過特殊電解液添加劑,在加熱至120℃以上時,在活性材料表面自發聚合形成高阻抗特性聚合物膜,大幅降低熱失控反應產熱。這些關鍵技術的應用,使電芯的耐熱溫度提升了30%。
?
?
二、超強隔熱的電池安全艙。通過網狀納米孔隔熱材料和耐高溫上殼體,彈匣電池構筑了超強隔熱的安全艙,最終實現三元鋰電芯熱失控不蔓延至相鄰電芯。同時,電池包上殼體能耐溫1400℃以上,從而有效保護電池整包。
?
?
三、極速降溫的速冷系統。通過全貼合液冷系統、高速散熱通道、高精準的導熱路徑的設計,彈匣電池實現了散熱面積提升40%,散熱效率提升30%,有效防止熱蔓延。
?
?
四、全時管控的第五代電池管理系統。通過采用車規級最新一代電池管理系統芯片,可實現每秒10次全天候數據采集,相比前代系統提升100倍,以24小時全覆蓋的全時巡邏模式,對電池狀態進行監測。發現異常時,立即啟動電池速冷系統為電池降溫。全時巡邏模式和異常自救的應用,重新定義了三元鋰電池主動安全的標準。
?
?
彈匣電池雖然增加了大量的安全設計,但同時在冷卻系統、電芯設計、整包布置等方面進行全面優化。搭載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的電池包,相對于同類普通電池包,體積能量密度提升9.4%,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7%,成本下降10%。因此,彈匣電池是在沒有犧牲續航和提高成本的基礎上,實現了高安全、長續航、低成本。
?
長期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鑄就80余項發明專利
?
廣汽埃安之所以能在電池安全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主要源自廣汽在電動化技術方面長期的資源投入和技術積累。早在2011年,廣汽就開始了電動化技術的研究應用,并推出了國內首款中重度混合動力車型。在電動化技術研究方面,廣汽的研發已經超過了10年,并形成了大量的技術成果和人才儲備。
?
彈匣電池由廣汽研究院、廣汽硅谷研發中心、世界頂級電芯專家領銜開發,超過600人組成的國際頂級研發團隊傾力打造,其中博士超過60位,體現了廣汽埃安電池安全的最高技術水平。廣汽從動力電池過流保護、電池熱抑制方法、電池熱失控監控及預警等方面進行研究開發,形成了國際領先的專利群,包含80多項專利,發明占比超過70%。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汽埃安的解決方案。
?
?
目前,廣汽已擁有業內領先的電池試驗室、專業測試場和電池Pack生產車間,具備獨立的電池包自主設計和生產制造能力。廣汽自主研發的BMS電池管理系統經過持續迭代優化,已經升級到第五代,并應用在了彈匣電池技術上。同時,AION系列產品擁有超10萬用戶,每天產生超1500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帶來了海量的電池運行數據,為彈匣電池的研發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系統級的電池安全技術,已經成為廣汽埃安的獨特優勢和強項。
?
?
“彈匣電池”今年開始將會在AION全系車型上陸續搭載,踐行有AI相伴的移動出行的品牌初心。
?
廣汽埃安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的發布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標志著電池安全上升到全新的高度,特別是在三元鋰電池安全性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重新定義了三元鋰電池的安全標準,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廣汽埃安再次以世界級的創新科技,為客戶帶來了“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
?
?
上一頁
1
2
...
17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