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概況
信息產業化學物理電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于1985年成立,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的化學物理電源產品質量檢驗的第三方機構。2013年2月,經國家認監委正式發文授權,成為國內第一家綜合性的新能源產品測試國家中心。
多年來,受國家有關部委、部門委托,中心先后對各類化學物理電源產品進行了全國統檢、監督抽查、性能評估等;產品司法鑒定、技術鑒定和仲裁檢測;產品選型、進出口檢測、產品應用及可行性評估等各類檢測和試驗;中心具備CCC中國強制性(自愿性)產品認證(簡稱3C認證)的軟硬件條件。
二、測試技術及規范研究與制定
具備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資質:
國家化學與物理電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產品(化學物理電源)質量保證和技術評價實驗室;
中國實驗室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的實驗室(№ L0591);
國防科技工業實驗室認可委員會認可的實驗室(№ DL014);
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考核批準,取得資質認定計量認證合格的實驗室(部中心)(16001701593);
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考核批準,取得資質認定計量認證合格的實驗室(國家中心)(160017013368),認定授權(2016)國認鑒認字(528號);
世界上四個具有光伏計量基準標定資格的實驗室之一;
國家工信部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產品強制性檢測單位;
鐵道部機車和客車用蓄電池的專檢和發證單位;
國內第一個IECEE關于光伏測試的CBTL實驗室;
美國認證機構UL簽約光伏、動力電池認證測試的實驗室;
德國TUV-SUD公司關于光伏、動力電池認證測試的簽約實驗室;
美國CEC(美國加州能源委員會)指定實驗室;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簽約實驗室;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簽約實驗室
三、檢測能力建設
中心現已具備的條件主要包括:化學與物理電源產品檢測評估實驗室、環境力學實驗室、計量實驗室、理化分析實驗室等部分,各類實驗室總面積達到6000m2,其中恒溫面積1700m2,擁有各種國內外先進的檢測儀器和設備532臺(套),固定資產總值達到8000余萬元。檢測手段先進,能夠按照IEC、JIS、MIL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等對包括動力蓄電池在內的化學物理電源產品進行電性能、環境、力學、安全性及壽命等的檢測評估工作。
測試能力涉及的相關標準:
GB 38031-2020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
GB/T 31467.1-2015《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包和系統 第1部分 高功率應用測試規程》
GB/T 31467.2-2015《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包和系統 第2部分 高能量應用測試規程》
GB/T 31467.3-2015《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包和系統 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和測試方法》
GB/T 31484-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循環壽命要求及試驗方法》
GB/T 31485-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
GB/T 31486-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電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QC/T 741-2014《車用超級電容器》
CGC/GF 025:2013 CNCA/CTS 0037-2014《儲能系統用鋰離子電池》
GB/T 22473-2008《儲能用鉛酸蓄電池》
GB 31241-2014《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
GB/T 24533-2009《鋰離子電池石墨類負極材料》
UL 2580-2011《電動汽車用電池UL安全性試驗標準》
UL 1642-2015《鋰電池安全標準》
QB/T 2947.3-2008《電動自行車用蓄電池及充電器 第三部分:鋰離子蓄電池及充電器》
四、國內外交流
中心多年來與國內外多家動力電池企業保持著技術交流關系,同時與多家國外認證機構、科研院所、高校保持著合作關系。多次與中央電視臺和地方電視臺合作拍攝化學電源相關科普類節目。積極參加工信部、科技部相關測試課題的研究工作,目前承擔了科技部《動力電池系統測試驗證技術研究》和《基于客車大數據的動力電池系統集成分析與評價》等課題。
五、發展規劃
加強與政府機構的合作。發揮檢測機構在專業領域的優勢,協助國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機構進行產品市場調研、產品質量監督、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訂以及問題反饋等工作,服務社會。加強試驗室內部管理。進行信息化建設,完成試驗室軟件管理系統上線運行,提高檢測工作運行的效率和水平。同時結合軍工產品質量管理經驗,開展針對典型問題的故障分析,通過故障分析、定位,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為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