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器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簡稱STIEE)既國家汽車電氣化產品及系統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簡稱汽車國家中心)是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SEARI)下設的檢測機構,SEARI創建于1953年,業務領域涵蓋電機與系統節能、智能電網、智慧城市與智能交通、船用電氣、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智能電網用戶端與能源互聯網、檢測與認證等,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系統解決方案與產業技術服務優秀提供者。
STIEE六十余載專注電工領域,是支撐國家質量基礎戰略、推動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結合產業發展階段,面向產業需求,發展成為集檢測、計量、認證、認可、檢驗評估、標準、技術研究、教育培訓、技術咨詢為一體的綜合技術服務提供商。作為行業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品牌,具有深厚的技術底蘊和積淀,擁有一系列國際國內資質授權,是我國首個參加電工領域國際電工委員會IECEE-CB互認體系的機構,先后獲得低壓電器、中小電機、智能電網、機器人、汽車、工業互聯網中心領域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授權,以極致的專業化服務支撐產業技術進步和質量提升,開展產品標準化檢測方法研究及建模建標工作,通過標準引領我國電工行業檢驗檢測整體技術發展。
國家汽車電氣化產品及系統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落戶在上海奉賢基地,具備新能源汽車產品及系統的全面測試能力,專注于汽車電氣化產品的委托檢測及研發性測試,測試能力覆蓋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充電系統、接觸器、高壓線纜等新能源汽車高壓部件,共性技術實驗室包括電磁兼容、環境適應性、絕緣、功能安全、材料、軟件、射頻通訊等,可按國家標準、ISO/IEC、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的有關技術要求和試驗規范進行相關性能試驗和安全測試,已獲得國內多家主流汽車企業的試驗室認可,快速成長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測試能力最全的檢測中心之一。
STIEE發展汽車電氣化產品及檢測能力的同時,以電磁兼容、可靠性、材料等電工領域學科技術實力為基礎開展失效分析服務,STIEE失效分析中心分析范圍涵蓋各類產品及材料,可提供電氣產品、金屬和非金屬類構件、電子元器件、PCB板等的故障定位與失效分析,并協助企業評估新器件/新工藝/新材料的可靠性,在產品大規模生產前識別可靠性風險,避免批量失效的產生。
測試技術及規范研究與制定
承擔低壓電器、旋轉電機、無線電干擾等7個全國性標委會、4個分標委和2個行業標委會秘書處工作,承擔9個團標組織。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承擔9個IEC/TC(SC)國內對口工作,擔任IEC/TC125主席、CISPR副主席,選派注冊專家20人,承辦國際標準化活動十余次。在智能電網用戶端、低壓、機器人、汽車等新領域積極開展標準化研究,牽頭編制《國家機器人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參與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研究并主持完成207項國家及138行業標準制訂,以標準化為引領,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搭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磁兼容分會行業平臺,聯合國內多家整車企業、研究院所及高校、檢測認證機構、部件制造商,融合理論、檢測、整車和產品的知識和經驗,指導及運行汽車電磁兼容團體標準專家組,結合市場需要組織行業專家制定/維護汽車電磁兼容團體標準。
2019年開展以下標準制修訂工作:
國家標準:
GB 14023 車輛、船和內燃機 無線電騷擾特性 用于保護車外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GB/T 51313 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工程技術標準等
電磁兼容分會團體標準:
電動汽車整車電磁兼容性能測試方法
電動汽車高壓屏蔽線纜及連接器表面轉移阻抗測試方式
智能網聯汽車電磁抗擾性能技術要求與測試評價方法等
技術規范:
電化學儲能裝置傳導式充電設施技術規范
電動客車頂部接觸式充電系統
電動汽車家用充電設施安裝要求和驗收辦法等
檢測能力建設
國家汽車電氣化產品及系統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電氣化產品及系統的委托檢測及研發性測試。
一)動力電池:擁有單體電芯試驗室、模組試驗室、電池包試驗室、BMS試驗室,提供電性能、環境適應性及安全等測試。PACK試驗設備最大功率500KW,最大電流1600A,響應及切換時間控制在5ms以內;電芯及模組試驗設備電流最大2400A,精度達到0.05%FS;能夠實現充放電設備-冷水機-溫箱集成聯動測試;熱失控試驗及分析;水冷板的冷熱沖擊耐久、流阻試驗等。
二)驅動電機:覆蓋新能源乘用車電機及控制器、商用車電機及控制器、電動重卡/工程牽引車電機、電機減速器、控制器測試,測試最大功率250kW 最高轉速15000rpm,直流供電能力1000V 1200A,測功機最大功率2000kW 最大扭矩12000Nm。
三)汽車電器:試驗能力覆蓋高壓繼電器、高壓熔斷器、BDU、PDU等產品的電性能測試需求。擁有大容量短路試驗室,電壽命試驗室,高壓繼電器試驗室、高壓熔斷器試驗室;短路試驗能力達到電壓DC250V~2000V,電流2500A~100kA;電壽命試驗能力可實現電壓DC24V~1500V,電流100A~6kA;繼電器試驗能力范圍DC200V~1500V,電流15~1300A;熔斷器試驗室能力可達試驗電流0~1200A。
四)充電設施:實驗室具有一個630kW大功率充放電測試平臺、兩個240kW非車載及車載直流充電測試平臺、三個交流充電樁測試平臺、電動汽車充電連接器實驗室、電動汽車互操作性及協議一致性測試實驗室、CAN總線協議一致性實驗室、光儲充實車實樁驗證平臺等,測試對象覆蓋所有規格電動汽車、車載與非車載充放電設備、汽車電氣通信零部件、控制器及充電連接器等。
五)汽車線纜:實驗室擁有40kV交直流耐壓試驗儀、低溫性能測試裝置、導體電阻和絕緣電阻測試系統、垂直燃燒試驗儀等,可進行線纜屏蔽性能、電性能、機械力學性能、環境適應性、安全性能等試驗,覆蓋產品包括低壓線束、高壓線束以及高頻通信線束等。
六)電磁兼容:實驗室擁有擁有30米法開闊試驗場、10米法電波暗室、3m法電波暗室、全電波暗室、汽車零部件暗室等多個類型的測試場地,且供電能力達到600kW,低壓電流高達15000A,測試對象覆蓋動力電池、DCDC、高壓空調、充電系統、高壓線纜等新能源汽車高壓部件。新增電機加載測試暗室,最大功率250kW,最大轉速12000rpm,最大扭矩500Nm。
七)環境可靠性:提供完整的機械環境、氣候環境、綜合環境、安全防護試驗測試條件,擁有12噸推力15m3三綜合試驗系統、可進行產品加速應力試驗的HALT&HASS試驗系統、60m3步入式交變濕熱房、15m3復合鹽霧房、IP69/IK10防護試驗系統、10m3模擬高原/高空低氣壓試驗箱、20m3提籃式溫度沖擊箱等多臺大型環境測試設備,試中可進行應力監測、交直流大功率加載等滿足不同測試條件需求。
八)絕緣:實驗室擁有120kV交流耐壓試驗儀、40kV直流耐壓試驗儀,20kV-1/2.5/5kHz高頻電壓試驗儀,高精度高頻介電損耗試驗儀,10T高精度高阻計,最大承重4T,最大尺寸45立方高溫箱,溫度覆蓋-70℃~300℃,200kN萬能試驗機,測試對應覆蓋汽車電機、電機絕緣系統和絕緣材料、汽車配件材料等新能源汽車的絕緣部件。新增2.5/5kHz高頻電壓試驗儀和絕緣系統耐油試驗系統,滿足更多新能源汽車電機絕緣系統高頻電性能和耐油性能的檢測。
九)功能安全:覆蓋系統軟件設計測試、基礎測試及仿真測試等服務能力,包含軟件設計、編碼、集成全生命周期,為汽車產品軟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專業支撐,為智能汽車測評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服務項目包含咨詢、測試平臺搭建、工具租賃、軟件測試、培訓等。
國內外交流
上海電器設備檢測所積極組織和參加行業技術交流活動,和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商、部件制造商保持著技術交流與合作關系。
2019年4月受邀參加2019年第九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并獲得2019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佳檢測認證機構獎項。
2019年5月主辦儲充技術及充電設施退運鑒定技術與標準研討會,會議主要內容涵蓋儲充技術現狀、新能源微網綜合解決方案、能源儲充產品應用介紹及技術交流、大功率充電應用現狀等。
2019年5月主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電磁兼容技術論壇,來自中汽中心、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車、重慶理工大學等資深技術專家分享交流汽車電磁兼容熱點技術話題。
2019年10月第83屆IEC大會期間,上電科向世界各國專家開放展示電機系統節能、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用戶端共性與關鍵技術等行業領域核心技術以及集研發、檢測、標準為一體的國家級質檢機構,與專家圍繞電工領域各共性技術話題開展討論和交流。
2019年10月舉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磁兼容分會成立大會暨汽車電磁兼容技術研討會,來自IEC CISPR D主席、尼桑、韓國現代、德國寶馬等國內外行業組織、車企、檢測機構頂尖技術專家參加會議,以“汽車電磁兼容技術”為主題分享前沿技術與熱點話題。
發展規劃
國家汽車電氣化產品及系統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面向行業需求,以建設汽車專業化服務平臺為目標,密切關注汽車電氣領域技術水平提升與新技術發展。
1)以電工領域經驗為基礎,面向汽車領域需求,做好新能源電氣化產品及系統的技術支撐,開展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服務,培養汽車電氣化領域的人才,對電氣化產品性能及質量水平提升積極貢獻力量。
2)搭建汽車電氣領域交流平臺,組織論壇、技術研討會等行業活動,關注行業動向、產品新技術研發、共性學科技術需求、企業個性需求等,推動電工領域與汽車領域進行資源對接。
3)發展共性學科技術優勢,不斷加深電磁兼容、可靠性、絕緣、功能安全等領域的技術研究深度。
4)關注新能源汽車電氣化產品研發檢測需求,不斷完善新能源電氣化產品檢測能力。